COPYRIGHT?廣州慧正雲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聯系企業
来源: 廣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5-09-03 16:40
慧正資訊,在杭州,一場聚焦企業國際化與跨境整合的高端對話圓滿舉行。
近日,由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办的“企业国际化与跨境整合实践论坛” 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企业领袖、投资界、金融界和法律界專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并购与全球整合,实现从“走出去”到“走上去”的跨越。
出席论坛的嘉宾包括:环球新材国际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苏尔田、德意志银行亚洲区主席吴穷、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执行委员胡永祥、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津,以及德国SUSONITY全球创新负责人Carsten Plueg等。
戰略布局:
並購打開中國企業上升通道
浙江省創業投資集團執行委員胡永祥指出,中國企業國際化經曆“三階”:
• 走出去:凭借优质性价比産品打开海外市场;
• 走進去:通過技術創新和並購雙輪驅動,深度紮根海外;
• 走上去:掌握行業話語權,推動標准共建。
他以環球新材國際爲例,強調“研發創新+跨國並購”的雙引擎作用:
從2023年收購韓國CQV到2024年並購德國SUSONITY表面解決方案業務,企業不僅獲得了技術與渠道,更打開了通往全球高端市場的大門。
資本視角:
看准、管好、融資優勢
德意志銀行亞洲區主席吳窮認爲:
一個成功並購的核心邏輯是——“資産在新買家手中比原主更值錢。”
他總結了三大關鍵要素:
1.看的准:准確把握行業周期與趨勢;
2.管的好: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
3.融資優勢:獲取更低成本的資金支持。
吳窮強調,中國企業並購已不再局限于能源資源,而是更加注重生産端與銷售端的結合。在多個行業,中國企業的技術水平已不遜色于甚至領先于國際同行。
合規與文化:
全球化繞不開的挑戰
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徐津指出:“與監管溝通,要回答兩個問題:你是誰?你來做什麽?”
他認爲,環球新材國際在並購過程中清晰透明的溝通,讓交易被視爲合理的商業行爲,而非潛在風險。
德国SUSONITY全球创新负责人Carsten Plueg则补充:“德国人追求完美,中国人更注重先试后改。但只要目标一致,文化差异就能被克服。”
實戰經驗:
並購只是開始,整合才是關鍵
環球新材國際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蘇爾田強調:
• 並購的完成只是起點,真正的挑戰在于整合;
• 成功整合的關鍵是尊重文化、理解需求、融合要素;
• 多區域生産基地實現供應鏈本地化,應對地緣風險;
• 多幣種收入天然形成彙率對沖;
• 歐美工廠布局有效規避貿易壁壘。
胡永祥補充,本次並購實現了技術、市場、供應鏈和團隊的全面融合,並將在光伏、锂電池等新興領域釋放巨大潛能。
未來展望:
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新機遇
蘇爾田展望未來:“環球新材要通過 新材料+創新+全場景應用,打造生態科技平台。未來五到十年,成爲像默克一樣備受尊敬的企業。”
他認爲,中國企業要真正實現全球化,需要具備三種能力:
• 全球組織重構的能力;
• 對全球規則的深刻理解力;
• 解決複雜問題的執行力。
吳窮預測:未來5–10年,中國將湧現更多真正紮根全球的國際化企業,而東南亞、中東、拉美等“一帶一路”地區將成爲重點方向。
金句共識
• 胡永祥:“希望看到光明燦爛的那一天,成爲見證者。”
• Carsten Plueg:“需要深入理解市场需求并快速适应。”
• 徐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 吳窮:“未來將看到更多植根于中國的全球國際化公司。”
• 蘇爾田:“企業出海要做到有勇有謀,膽大心細。”
論壇形成共識:中國企業國際化正從“走出去”邁向“走上去”。
通過技術並購獲取先進技術、品牌渠道與人才團隊,再通過全球整合釋放協同效應,中國企業正在加速構建可持續的全球競爭力。
環球新材國際將繼續以創新和並購爲雙引擎,攜手全球夥伴,共同開創國際化發展的新篇章!
推荐産品更多>>
最新求購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體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