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雲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2025-09-28 10:27
爲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促進石化化工行業平穩運行和結構優化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供銷合作總社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經濟效益企穩回升,産業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精細化延伸、數字賦能和本質安全水平持續提高,減汙降碳協同增效明顯,化工園區由規範建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一是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关键産品攻关,推动塗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宗産品提质升级,做好化肥生产保供,优化中试项目管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是擴大有效投資,嚴控新增煉油産能,科學調控乙烯、對二甲苯新增産能投放節奏,防範煤制甲醇行業産能過剩風險,加力推進老舊裝置更新改造,實施“人工智能+石化化工”行動,加快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相關標准制修訂。
三是拓展市場需求,挖掘建築、汽車等傳統領域消費潛力,培育新能源、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應用場景,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四是壯大發展載體,組織開展化工園區競爭力、智慧化水平分級評價,引導化工園區對標改造、提級進步,推動化工園區聚焦主導産業強鏈補鏈延鏈,培育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及龍頭企業。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稳妥推进海外油气、钾等资源开发利用合资合作,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强化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加强精細化工、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领域交流合作,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和産品认证制度。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強化政策宣貫解讀,組織有關地區和企業抓好落實,促進行業平穩運行,加快推進結構優化升級。
關于印發《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
工信部聯原〔2025〕1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市場監管、金融監管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供銷合作社,有關中央企業,有關行業協會:
現將《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工業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
應急管理部
中國人民銀行
市場監管總局
金融監管總局
供銷合作總社
2025年9月2日
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
石化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産業、支柱産業,經濟總量大、産業關聯度高,事關工業穩定增長、經濟平穩運行。當前,基礎有機原料市場競爭加劇、高端精細化學品供給不足,國內需求增速放緩、外部不確定性增加,是制約石化化工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的主要矛盾。爲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促進石化化工行業平穩運行和結構優化升級,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注重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动态平衡、有保有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有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精细化学品创新和大宗産品提质优供给,以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改造促转型,以挖掘传统消费潜力和培育新兴应用扩消费,以化工园区建设和优势集群培育强载体,培育行业增长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二、主要目標
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以上,經濟效益企穩回升,産業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精細化延伸、數字賦能和本質安全水平持續提高,減汙降碳協同增效明顯,化工園區由規範建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三工作舉措
(一)強化産業科技創新,提升有效供給能力
1.增强高端化供给。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需求,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的关键産品攻关,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布局高端精细化学品等石化化工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材料中试平台、数据资源节点,持续发挥新材料生产应用验证、测试评价等重点平台作用,用好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推动创新産品研发和产业化,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塗料、染料、农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宗産品提质升级,引导上下游企业建立协同机制,提升産品性能和应用水平,由销售産品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型。
2.做好化肥生産保供。優化重點化肥生産企業最低生産計劃管理,支持煤炭、磷礦石、天然氣、硫磺、冶煉副産硫酸等重點原料供應企業與化肥生産企業簽訂長協,確保原料穩定供應。完善化肥産運儲銷貿一體化調控體系,強化全國農資保供平台産銷協調作用,推動上下遊企業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購銷模式。推動緩/控釋肥、水溶肥、液體肥、中微量元素肥等高效化、專用化、環保化、功能化肥料創新發展,因地制宜做好測土配方施肥、肥料統配統施等服務。
3.优化中试项目管理。发挥中试连接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之间关键节点作用,增强行业创新发展动能。中试基地内中试项目可采取打捆方式办理核准、备案、环评等相关手续;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核定中试基地污染物排放品种和数量,依次申报和使用该排放指标。利用原有中试项目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开展新的中试试验,仅原辅料和産品发生变化的中试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确认,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量、环境风险未超过原环评的,不再开展环评审批。鼓励各地出台政策,明确中试项目标的産品流转条件和程序等要求。单个中试项目试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
(二)擴大有效投資,促進轉型升級
4.科學調控重大項目建設。加強重大石化、現代煤化工項目規劃布局引導,嚴控新增煉油産能,合理確定乙烯、對二甲苯新增産能規模和投放節奏,防範煤制甲醇行業産能過剩風險。石化領域嚴格執行新建煉油項目産能減量置換要求,重點支持石化老舊裝置改造、新技術産業化示範以及現有煉化企業“減油增化”項目;現代煤化工領域重點依托煤水資源相對豐富、環境容量較好地區,適度布局煤制油氣、煤制化學品項目,開展煤化工與新能源耦合、先進材料、技術裝備、工業操作系統等産業化應用示範,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工程示範。加快天然氣提氦、海水提鉀等項目實施。
5.實施安全化改造。制定實施《加力推進石化化工行業老舊裝置更新改造行動方案》,健全支撐老舊裝置科學評估和對標改造的標准體系,建立老舊裝置改造升級項目庫,支持老舊裝置綜合改造提升,推進重點監管的危險工藝加快全流程自動化改造或低風險替代。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産企業搬遷改造。
6.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落实《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发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作用,开展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诊断评估和技术改造,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标杆企业。开展“人工智能+石化化工”行动,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支持企业加强重点设备智能化适配改造,部署一批针对分离、蒸馏、提纯等行业典型单元操作需求的场景模型,训练建设石化化工行业大模型,遴选发布一批带动性强的典型案例。支持企业加大节能、节水和减污降碳改造力度,开展重点用能、用水设备更新以及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改造,推动塗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剂等産品向低(无)VOCs含量和低光化学反应活性方向转型。谋划实施一批石化化工行业减污降碳协同重大工程,打造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杆企业。推动企业和园区建设一批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7.加强标准引领。开展石化化工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标准研究,出台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指南,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绿电—绿氢—石化/煤化工耦合等标准预研,推进重点産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发布实施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标准以及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标准。加快研制高端精细化学品等産品标准,化肥等重点産品质量追溯标准,合成橡胶等基础産品质量分级标准,制修订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塗料挥发性有机物限量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三)拓展市場需求,激發市場潛能
8.促进供需提质。组织石化化工産品供需对接活动,推动合成树脂、塗料、轮胎等生产企业与建筑、汽车、船舶等下游用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传统领域供需适配性。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开展非粮生物基材料典型案例征集推广,推进绿氨、绿醇在船用燃料市场应用,加快完善绿色産品认证。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强标准认证衔接,加大内外贸一体化信用保险承保支持力度,帮助外贸産品拓展國內市场。
(四)壯大發展載體,培育高質量增長引擎
9.打造优质化工园区和产业集群。持续做好化工园区设立、认定、扩区、复核和问题整改。实施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智慧化评价导则,全面开展化工园区分级评价,加快对标改造、提级进步。实施扩区的化工园区原则上应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竞争力二级及以上。推动化工园区聚焦主导产业择优引进强链、补链项目,加强上下游産品匹配衔接,与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其他工业园区等加强创新协作和产业联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磷化工、生物化工以及精細化工等领域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及龙头企业。
(五)深化開放合作,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
10.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持续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指导和帮助企业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定,深度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妥推进海外油气、钾等资源开发利用合资合作,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拓展石化化工産品出口渠道。强化外资项目服务保障,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合资企业,加强精細化工、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领域交流合作。支持行业协会加强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形势研究,与相关国家、行业组织深化沟通交流,帮助化工企业提高海外经营合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参加国际公约谈判,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鼓励第三方认证机构国际化发展,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和産品认证制度。
四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實際,細化落實穩增長目標任務,制定完善政策配套措施,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政策宣貫,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擴大政策實施效果,確保本地區石化化工行業平穩增長。重點企業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強化在産業鏈供應鏈中的引領示範作用,推動上下遊産業協同發展。行業協會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強化行業自律,及時反映新情況新問題和對策建議。
(二)加強政策支持。統籌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現有政策渠道,發揮有關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加大對産業科技創新、設備更新改造等支持力度。將石化化工行業納入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政策重點支持領域。鼓勵金融機構按照産業布局和産能調控方向,落實好有扶有控的信貸政策。充分發揮人民銀行信貸市場服務平台、國家産融合作平台作用,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加強標准貫標推廣和實施效果評估。實施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建好用好國家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培育一批高水平技術、技能、管理人才。依法依規加快辦理建設項目核准(備案)手續,加強土地、能耗、環評、安評等要素保障,對裝置更新改造內容不涉及主體工程的技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類別按照技改的工程內容確認,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開辟綠色通道,提高審查審批效率。
(三)加强监测调度。加强重点行业基础信息和全球政策、产业、技术等情况的跟踪和分析研判。开展重点行业运行常态化监测,加强石化化工大省、重点化工园区和重点企业运行调度,定期组织召开行业运行分析会,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數,引导行业预期,协调解决堵点问题。完善重点産品产能预警机制,跟踪监测产能利用率、营收利润率、在建产能等情况,对存在过剩风险的行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金融部门、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推荐産品更多>>
最新求購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體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