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雲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2025-09-16 10:31
国家标准GB/T 46256 -2025《生物基材料与制品 生物基含量及溯源标识要求》已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将于2026年3月1日实施,标准由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80)提出并归口。
該標准由北京工商大學、重慶市聯發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豐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元素惠通新材料(揚州)有限公司、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揚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甯波家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崇熙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富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學、安徽華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豐德蘭志包裝技術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惠通北工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光華偉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綠禾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發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萬達傑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彤程化學(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微構工場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永華晴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珠海金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河南龍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普立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化學東華天業新材料有限公司、金晖兆隆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弘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藍山屯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道恩聚酯新材料有限公司甘肅莫高聚和環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華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湖北宜化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恒鑫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軒品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虹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營口正大實業有限公司、中船鵬力(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馬鞍山同傑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正旺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惠州俊兒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中江泰阿生物基材料有限公司、江蘇泰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張家港市飛航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先進生物材料與過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陝西優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綠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漳州綠塑新材料有限公司、漳州傑安塑料有限公司、珠海市易科德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武漢梵承新材料有限公司、蚌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湖北創想三維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創想生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元素驅動(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輕工業塑料加工應用研究所、江蘇新瑞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随着生物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生物基材料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全球生物基材料产能已达3500万吨以上。我国的生物基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逐渐增加,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産品不断丰富,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在一些地区已初步形成产业聚集区。生物基材料处在从科研开发走向产业化规模应用关键时期,産品标准、检测评价方法、标识溯源体系等缺失,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增长需要。
2023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加快非糧生物基材料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明確了突破非糧生物質高效利用關鍵技術,推進技術放大和應用示範,引導基于大宗農作物稭稈及剩余物等非糧生物質的生物基材料産業加快創新發展。《加快非糧生物基材料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文中,明確了構建生物基材料的標識和溯源體系。以生命周期評價方法開展生物基材料的碳足迹評價,明確其合理應用場景與降解環境行爲、碳減排效果等,推動建立生物基材料評價標識體系、標簽制度和數據庫。
GB/T 46256 -2025《生物基材料与制品 生物基含量及溯源标识要求》国家标准规定了生物基材料与制品的生物基含量及其生物基含量溯源标识要求。从生物基含量定义、溯源标识规范到国际体系参考,全方位为生物基材料与制品建立 “身份认证” 体系,将有力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为企业生产、市场监管和消费者选择提供清晰依据。
1. 标准核心范围:覆盖全品类生物基産品
该标准适用范围广泛,涵盖各类生物基材料(如聚乳酸、聚羟基 丁酸酯等树脂)及由其制成的各类制品(如一次性餐饮具、包装薄膜、3D 打印耗材等),无论单一组分、多组分混合物,还是含添加剂的産品,均需遵循本标准的含量计算与标识要求,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2. 关键术语明确:生物基含量有了 “官方定义”
标准首次清晰界定 “生物基含量” 概念:指样品总有机碳中生物基碳的含量,以 “每单位质量样品有机碳放射性活度与相同单位质量现代碳参比材料有机碳放射性活度比值的百分数” 表示。这一定义与国际测试方法接轨,为后续含量检测提供统一理论依据。
3. 溯源标识规范:文字 + 图形,信息要 “全且清”
为让消费者、采购方快速识别生物基属性,标准对溯源标识提出明确要求,分为文字标识和图形标识两类,且需满足 “清晰可见、不易磨损、不损害産品性能” 原则。
① 文字标识 4 项信息缺一不可
材质:明确産品主要成分,单一组分直接标注,多组分需按质量占比从高到低排序,用缩写+“+”连接(如聚乳酸+淀粉合金标注为 “PLA+St”);
産品标准编号:需标注本国家标准编号(GB/T ×××××-202×)及对应産品标准号;
産品名称:优先按已发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命名,无对应标准时可参照同类标准命名;
生物基含量實測值:以百分數(%)表示,需真實反映檢測結果,不可虛標。
② 图形标识 统一 模板,尺寸应同等比例缩小或扩大
標准提供專屬圖形標識模板(見圖),核心信息布局清晰:
顶部标注 “生物基含量xx%”(填写实测值);
中部标注材质(如 “PLA+St”)、産品标准编号(GB/T ×××××-202×)、産品名称;
标识底色优先采用绿色(色号:R73G106B1),若受産品特性限制,可改用黑白或産品本色;
尺寸需根据産品 / 包装大小调整,缩小或扩大时需保持比例一致,确保信息完整可读。
③ 标识位置 4 项信息缺一不可
材质:明确産品主要成分,单一组分直接标注,多组分需按质量占比从高到低排序,用缩写+“+” 连接(如聚乳酸+淀粉合金标注为 “PLA+St”);
産品标准编号:需标注本国家标准编号(GB/T ×××××-202×)及对应産品标准号;
産品名称:优先按已发布的国家 / 行业标准命名,无对应标准时可参照同类标准命名;
生物基含量實測值:以百分數(%)表示,需真實反映檢測結果,不可虛標。、
4. 标识标注要求
① 産品材质标识
• 单一组分産品
由单一组分制得的産品,标识应符合第上一章的规定。
• 多组分的産品
混合物或合金的多组分産品,按照各种主要组成的质量百分比例大小,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用名称缩写来表示成分,缩写之间用加号“+”隔开。
示例:聚乳酸(PLA)和澱粉(St)合金,聚乳酸爲主要成分,澱粉分散在其中,表示爲:>PLA+St<
• 含添加剂的産品(可选项)
含单一填料或增强剂的産品,填料或增强剂应与主要成分一起标识,主要成分缩写后加连字符,然后按GB/T 1844.2规定的缩写符号描述添加剂,见示例1。
示例1:添加30%質量分數礦物粉末[碳酸鈣(MD)]的聚乳酸,表示爲:
>PLA-MD 30< 或 >PLA-CaCO3 30<
含多种填料或多种增强剂或两者均含有的産品,应标识填料或增强剂的百分含量,并用圆括弧加以括弧,见示例2和示例3。
示例2:含15%質量分數礦物粉(碳酸鈣)和25%質量分數玻璃纖維(GF)的聚乳酸,表示爲:
>PLA-(GF25+MD15)< 或 >PLA-(GF+MD)40<
示例3:由含20%質量分數礦物粉和15%質量分數玻璃纖維的聚乳酸,表示爲:
>PLA-(MD20+GF15)< 或 >PLA-(MD+GF)35<
• 生物基含量
生物基含量應用百分數表示。
國際上不同國家或組織對生物基材料的含量要求不同,附錄A給出了我國常見的生物基材料與制品生物基含量最低含量要求建議,附錄B給出了國際上主要國家或組織有關生物基材料與制品標識體系,並列出了相應網址鏈接。
② 标识位置
産品使用标识时,应标记在産品或外包装上。
标识宜标注在産品本体,如底部、外侧等明显部位。受功能、外观设计等影响无法在明显部位标注的,则应标注在産品外包装上。同时,産品说明书中应予以注明。
③ 标识颜色
标识颜色宜以绿颜色(色号:R73 G106 B1)为主;在産品不方便使用绿颜色时,应根据産品选择合适颜色(黑白为主),或者模塑、烙印等方式标记时可采用産品本色。
④ 标识标记方法
標識的標注應采用模塑、印刷、壓花、烙印或其他清晰且不易拭除的標記方法進行。
标识应清晰可见,不易磨损,且不应损害産品的使用性能。
⑤ 産品名称
産品名称应标识生物基材料与制品名称,如有已发布实施的産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按産品标准进行命名,如无相应的産品标准,可参照已发布实施的産品标准命名。
5. 国际参考:同步全球主流标识体系
爲幫助企業對接國際市場,標准附錄B(資料性)彙總了4大國際主流生物基標識體系,包含組織機構、認證要求及官方網站,方便企業查詢適配:
• 美国USDA BioPreferred计划:分 “强制性联邦采购标签”(自我认证)和 “自愿标签”(第三方测试),需满足对应産品类别最低含量;
• 日本Biomass Pla体系:生物基含量至少25%(质量计),且不含禁用材料;
• 德国DIN-Geprüft biobased标签:有机含量≥20%可申请,按生物基含量分 “20%-50%”“50%-85%”“>85%” 三类;
• 奥地利OK biobased认证:有机碳含量≥30%、生物基碳含量≥20%可申请,用 “一星(20%-40%)” 至 “四星(>80%)” 区分含量等级。
6. 检测方法:國內外标准同步,结果更可靠
标准附录C(资料性)明确不同生物基産品的检测方法标准,确保含量测试结果科学可追溯,部分关键品类对应方法如下:
我國的和國際上有關的生物基含量測試方法:
推荐産品更多>>
最新求購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體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