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雲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来源:慧正資訊 2025-08-26 09:55
8月21日,普利特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根據報告顯示,其2025年上半年營收40.90億元,同比9.06%;實現歸母淨利潤2.07億元,同比增長43.94%。
規模效應的邊界突破:改性材料業務的戰略轉型
普利特改性材料業務作爲公司的基石板塊,正經曆從規模擴張到價值提升的關鍵轉型。目前公司已在上海、浙江、重慶、湖北、廣東、天津以及美國、泰國、墨西哥等地建立起12個生産制造基地,形成了覆蓋全球主要制造業聚集區的生産網絡。現有産能達50萬噸,而包括華南總部40萬噸基地、安徽馬鞍山5萬噸工廠和天津濱海15萬噸工廠在內的在建項目,將在未來1-2年內釋放55萬噸新增産能,遠期規劃年産能將突破100萬噸大關。
这种产能扩张并非简单的规模复制,而是与市场需求变化形成精准对接。2025年1-5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2.4%,达到752.0万辆,储能行业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50%,这些数据为改性材料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目前90%的收入仍来源于汽车行业客户,但正加速向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家电、二轮车、电动工具和机器人等多元领域渗透。这种客户结构的战略调整,不仅降低了对单一行业的依赖风险,更重要的是打开了産品附加值提升的通道。
從地域布局來看,普利特的全球化生産網絡正在發揮獨特優勢。美國南卡州、泰國春武裏和墨西哥蒙特雷基地能夠快速響應北美和東南亞市場的需求變化,而國內新建基地則重點服務于動力電池和儲能等新興領域。這種"貼近市場"的布局策略,使得公司能夠有效應對全球供應鏈重構帶來的挑戰,同時充分享受不同區域市場增長的紅利。隨著馬鞍山基地2025年四季度投産和天津基地2026年初達産,普利特改性材料業務將進入新的增長周期。
技術溢價的生成機制:ICT與新能源業務的雙線突破
在ICT材料領域,普利特已構建起完整的LCP(液晶聚合物)材料産業鏈,具備每年4000噸LCP樹脂聚合、5000噸LCP共混改性、300萬平方米LCP薄膜以及1000噸LCP纖維的生産能力。這一産能規模在國內特種材料企業中處于領先地位,而LCP材料因其優異的耐高溫性、低介電常數和尺寸穩定性,正成爲6G通信、AI服務器和人形機器人等高端領域的關鍵材料。
隨著6G技術研發進入關鍵階段,太赫茲波段通信對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LCP材料在高頻高速通信領域的應用需求將持續擴大。同時,人形機器人的快速發展爲LCP材料開辟了新的應用空間,僅特斯拉Optimus就需要40個以上的伺服電機,每個電機都離不開LCP材料制造的精密連接器。普利特在LCP材料領域的全産業鏈布局,使其能夠深度參與到下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的産業革命中,爲公司貢獻技術溢價。
新能源业务的突破更能体现普利特的技术创新能力。子公司海四达已形成15.32GWh的锂电池年产能(圆柱2.83GWh+方形12.49GWh),并在马来西亚建设2.5GWh圆柱电池项目,进一步完善全球化产能布局。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公司成立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有限公司,其46145-15AH、71173208-160AH等産品已实现大批量出货,签约订单金额突破2亿元,更获得海外客户不低于1GWh的钠离子电池模块采购订单,在行业60GWh规划产能的背景下抢占了商业化先机。
固態電池領域的突破更具戰略意義。2025年上半年,普利特在海四達珠海基地實現全球首次314Ah大容量半固態電池量産,填補了國內大容量半固態電池規模化生産的空白。這一成果與孚能科技等行業領先企業的進展基本同步,顯示公司在固態電池産業化進程中處于第一梯隊。公司同時規劃全固態電池中試生産線,並布局固態鈉離子電池開發,形成了"鈉電商業化+固態技術突破"的雙軌發展格局,爲新能源業務的長期增長奠定了技術基礎。
産業生態的價值重構:從規模紅利到技術紅利的跨越
普利特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的深层意义,在于展现了一家传统材料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重构产业价值链条。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的核心原因,是高附加值産品在营收结构中的占比提升,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议价能力增强。改性材料业务从传统汽车领域向新能源、储能领域的延伸,ICT材料在6G和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以及新能源业务在钠电池和固态电池领域的突破,共同构成了公司从规模红利向技术红利转型的战略路径。
在産業協同方面,普利特構建的"材料-器件-場景"垂直整合模型正在發揮效應。LCP材料在電子電氣領域70%的應用占比,與公司改性材料在汽車電子中的應用形成協同;半固態電池的量産能力與儲能市場50%的增長預期形成共振;鈉離子電池在儲能、備電領域的應用則與改性材料在儲能系統中的應用形成互補。這種跨業務板塊的協同效應,不僅降低了整體運營風險,更創造了獨特的産業生態價值。
全球化布局是普利特應對産業鏈重構的重要戰略。從國內12個生産基地的區域覆蓋,到美國、東南亞、墨西哥的海外布局,再到馬來西亞新能源基地的建設,公司正在構建一個能夠快速響應全球市場變化的彈性供應鏈。這種布局不僅有助于規避區域貿易壁壘,更能貼近目標市場捕捉新興需求,爲技術成果的商業化提供了地理保障。
展望未來,隨著馬鞍山和天津改性材料基地的投産、LCP材料在6G商用進程中的放量,以及鈉離子電池海外訂單的交付和固態電池技術的持續突破,普利特有望在2025-2026年迎來新一輪增長周期。公司正在經曆的從傳統材料供應商向先進材料與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不僅重構了自身的盈利模型,更爲制造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借鑒的範例——在材料革新與能源革命的時代浪潮中,技術創新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動力。
推荐産品更多>>
最新求購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體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