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雲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来源:慧正資訊 2025-06-24 12:09
慧正資訊,6月17日,英力士宣布将永久性关停位于德国格拉德贝克工厂,也意味着英力士将主动减少65万吨/年苯酚和40万吨/丙酮的产能规模。格拉德贝克工厂始建于1954年,年产苯酚65万吨、丙酮40万吨,曾是全球最大的苯酚装置之一,産品苯酚和丙酮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碳酸酯等树脂重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生产汽车前后灯簇、印制电路板、风力涡轮机叶片、汽车刹车片等,同时也作为医药、农药、染料、香精香料和塗料等精化産品的中间体和溶剂原料被应用。
鑒于目前歐洲化工企業的經營處境,英力士董事長拉夫克裏夫公開表示,“這是歐洲完全缺乏能源競爭力、盲目執著于碳稅政策的後果,格拉德貝克工廠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英力士格拉德贝克工厂的关闭,仅仅是欧洲化工行业多米诺骨牌中沉重的一块。据慧正資訊的统计,2025年以来的欧洲工厂关停名单触目惊心:
巴斯夫關閉德國路德維希港的己二酸工廠、環十二酮等生産線,並計劃關停己內酰胺裝置、合成氨裝置及TDI裝置;
陶氏化學永久關閉德國博倫乙烯裝置、施科保氯堿/乙烯基資産以及英國巴裏基礎矽氧烷工廠;
盛禧奧關停德國斯塔德16萬噸/年的聚碳酸酯工廠;
科思創與利安德巴賽爾聯合關閉荷蘭環氧丙烷/苯乙烯單體裝置;
殼牌宣布評估德國萊茵蘭、荷蘭莫爾迪克和英國莫斯莫蘭化工部門的去留;
亨斯邁關閉德國默爾斯的馬來酸酐工廠。
更宏觀的數據揭示著行業的系統性坍塌:根據歐洲化學工業委員會報告,2023至2024年短短兩年間,歐洲化工行業已關閉高達1100萬噸産能,波及21個主要生産基地。過去15年,歐洲在全球化工市場的份額更是驟降約11個百分點。歐洲化工行業正在經曆一場殘酷的“去工業化”風暴。
從歐洲化工企業公開的關停原因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能源成本鴻溝:難以逾越的競爭劣勢
俄乌冲突之中,欧洲能源价格的“结构性劣势”被一目了然地暴露出来。英力士科隆工厂的对比数据极具说服力:相同规模下,其天然气费用竟比美国高出1亿欧元,电费高出4000万欧元。在氢能这一被视为未来关键的领域,彭博新能源财经研究显示,中国电解槽系统成本仅为300美元/千瓦,相较西方1200美元/千瓦的成本优势高达75%。高昂且缺乏竞争力的能源价格,成为欧洲化工産品在國際市场上被“釜底抽薪”的根源。
二、環境監管枷鎖:雄心與現實的反噬
欧盟雄心勃勃的绿色转型战略,其配套的严厉环境法规(尤其是不断攀升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本)成为压在企业肩头的沉重负担。英力士将矛头直指“惩罚性的二氧化碳税收政策”,认为其与高能源成本共同导致欧洲在面对中国进口産品及全球供应过剩时彻底丧失竞争力。欧洲化工企業在软件创新、人力资本方面本具优势,却被繁复的行政程序、投资障碍严重拖累,导致创新成果难以在欧洲本土转化为规模化生产,投资外流趋势愈演愈烈。
三、産能過剩困局:全球擠壓下的窒息
全球化工市場正經曆嚴重的産能過剩。歐洲化學工業委員會預計2025年後新增産能將持續湧入,而2023年全球主要化學品利用率僅爲75%,2028年前預計也只能維持在74%-76%的低位。歐洲本土需求卻因下遊産業(如依賴苯酚丙酮的汽車燈簇、電路板、風電葉片樹脂制造商)的外移而持續萎縮。英力士指出,正是這種下遊需求的銳減,最終讓格拉德貝克工廠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本地市場已無法支撐其運營。
面對嚴峻形勢,歐洲化學工業委員會疾呼,歐洲化工行業亟需一項強有力的“工業協議”來重塑競爭力。據悉,這一協議的具體措施包括爲能源密集型産業提供足夠且價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能源供給,重新審視並減輕疊加在産業身上的過度環境和監管成本負擔和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政策,一級激勵在歐洲本土的投資和創新,扭轉投資外流。
推荐産品更多>>
最新求購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體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