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雲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來源:小柯化學 2024-10-23 11:43
慧正資訊,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苏州工业园区蒙纳士科学技术研究院李之考博士,联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张西旺教授,成功开发了一种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辅助的疏松纳滤膜工艺,实现了对盐湖锂资源的高效提取,并同时实现了盐湖镁资源的增值利用。2024年10月22日,这一突破性成果以“Sustainable lithium extraction and magnesium hydroxide co-production from salt-lake brines”为题,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生雍明,博士生汤蒙为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電動汽車産業的快速發展,锂資源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預計到2050年,全球對锂的需求將增加18至20倍。如何高效且可持續地開發锂資源,成爲當前亟待解決的戰略問題。目前,锂資源主要來源于硬岩礦和鹽湖鹵水。雖然硬岩礦提取速度較快且锂濃度高,但化學品消耗量大且對環境影響顯著。相比之下,鹽湖鹵水占全球锂資源62.6%,因其資源豐富、開采成本低,備受關注。然而,傳統的鹵水提锂工藝存在諸多問題:首先,蒸發-沈澱周期長達兩年,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其次,鹵水中鎂锂比例較高,增加了後續提純的難度並産生大量固體廢棄物;此外,生産一噸碳酸锂需耗廢接近500立方米淡水,進一步加劇了鹽湖地區的水資源壓力。這些問題嚴重限制了鹽湖锂資源的高效開發利用。爲了應對這些挑戰,直接鹽湖提锂(DLE)技術應運而生。吸附法、電化學法和膜分離法等新興分離技術通過利用锂、鎂離子的物理化學性質差異實現選擇性分離,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然而,由于锂、鎂離子物化性質相近,這些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仍面臨分離效率低、材料合成複雜、運行不穩定等挑戰。同時,現有DLE技術難以有效處理高鹽度和成分複雜的鹽湖鹵水。
技術創新
为应对上述挑战,研究团队开发了EDTA辅助的疏松纳滤(EALNF)工艺,通过EDTA与镁离子的选择性螯合作用,显著放大了锂、镁离子在电性和尺寸上的差异,实现了锂资源的高效提取以及镁资源的有效增值利用。在处理高盐度、多组分的卤水(127.06 g/L,含有Li+、Na+、K+、Mg2+、Ca2+)时,该工艺实现了接近100%的镁截留率,锂离子通量达到4.34 mol·m-2·h-1,锂镁分离系数高达约679,相较于现有纳滤技术提高了一个至两个数量级。通过两级过滤,锂离子全流程回收率高达90%,远超传统的蒸发-沉淀法(30-50%),并成功生产出电池级碳酸锂産品。此外,EDTA可实现接近100%的循环利用,且将盐湖中的镁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纳米级氢氧化镁産品。碳酸锂作为锂电池和其他储能设备的关键原料,纳米级氢氧化镁因其优异的粒度和形貌调控能力,在橡胶阻燃、生物医药、碳捕集、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比传统蒸发-沉淀工艺,该工艺省去了耗时的盐田晾晒步骤,将生产周期从1-2年大幅缩短至1-2个月。这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能更有效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EALNF工艺在经济性与环境友好性方面表现突出。例如,该工艺可在不稀释或仅少量稀释卤水的条件下运行,显著减少了淡水消耗,且每生产一吨碳酸锂能够产生251.9立方米的淡水,这对水资源紧缺的盐湖地区尤为重要。
本文亮點
圖1:锂提取工藝對比圖:蒸發-沈澱法與EDTA輔助疏松納濾(EALNF)法
EALNF工藝展現出高效穩定的分離性能。該工藝通過EDTA與鎂離子的選擇性螯合,顯著放大了锂、鎂離子之間的物理化學性質差異,從而顯著提高了分離效率。如圖1所示,EALNF工藝不僅有望取代傳統的鹽田晾曬步驟,還可替代吸附法和傳統納濾工藝。
圖2:鹽湖鹵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及經濟性分析
EALNF工艺可有效转化盐湖镁资源。为提高工艺的经济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研究团队实现了接近100%的EDTA4-回收。同时生成的纳米级氢氧化镁呈现出多种有序的纳米结构,包括纳米花形状(尺寸约为250 nm)、六边形纳米片(尺寸约为200 nm)以及规整的纳米小球(尺寸约为100 nm),其在阻燃剂或催化剂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EALNF工艺具有经济与环境优势。传统工艺每生产一吨碳酸锂,会产生119吨固体废物,给盐湖地区带来严重的生态压力。相比之下,新工艺不仅提高了锂的回收率(可达90%,传统方法仅为30-50%),还将Mg2+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産品,极大提升了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在淡水资源方面,新工艺可大幅降低淡水消耗,同时每生产一吨碳酸锂还能额外产出251.9立方米的淡水,这对淡水资源紧张的盐湖地区尤为关键。在经济性方面,研究团队通过物料流分析评估了新工艺的可行性。以龙木措湖卤水为例,新工艺不仅能生产电池级碳酸锂,还能同时生产纳米结构的Mg(OH)2,其总利润是传统工艺的3-4倍。与其他盐湖提锂技术相比,该工艺具有较高的工业成熟度,流程简便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隨著電動汽車産業發展,锂資源戰略地位日益凸顯。然而傳統鹵水提锂工藝存在諸多問題,其中蒸發-沈澱周期長達兩年,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而研究團隊開發了EDTA輔助的疏松納(EALNF)工藝,通過EDTA與鎂離子的選擇性螯合作用,顯著放大了锂、鎂離子在電性和尺寸上的差異,實現了锂資源的高效提取以及鎂資源的有效增值利用。
通過兩級過濾,锂離子全流程回收率高達90%,遠超傳統的蒸發-沈澱法(30-50%)。相比傳統蒸發-沈澱工藝,該工藝省去了耗時的鹽田晾曬步驟,將生産周期從1-2年大幅縮短至1-2個月。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4-01435-2
推荐産品更多>>
最新求購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體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