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雲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来源:慧正資訊 2024-04-23 11:34
慧正資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编制了《北京市石墨烯産業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8年)》(征求意见稿),旨在推进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未来材料产业在京创新发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
公開征集意見時間爲:2024年4月11日至4月17日。
意見反饋渠道如下:
1.電子郵箱:mmip2021@163.com
2.通訊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留莊路3號院1號樓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産業發展促進中心418號房間(請在信封上注明“意見征集”字樣)
3.電話:010-55521140/55521141
4.傳真:010-55521001
5.登錄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beijing.gov.cn),在“政民互动”版块下的“政策性文件意见征集”专栏中提出意见。
北京市石墨烯産業發展實施方案
(2024-2028年)
爲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關于推動未來産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及《北京市促進未來産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搶抓新一輪科技和産業變革機遇,引領全國石墨烯技術創新和産業發展,落實首都高質量發展戰略,特制定本方案。
一、石墨烯産業發展形勢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聲、光、電、熱、力特性,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擁有廣泛應用前景,被認爲可廣泛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材料。
美國、歐盟、日韓以及我國等全球80多個國家均發布和資助了一系列石墨烯領域的規劃和專項計劃,美國IBM、韓國三星、荷蘭飛利浦、中國華爲等全球超過200家知名跨國企業紛紛將石墨烯制備及其應用作爲長期發展戰略方向,希望在新一輪競爭中搶占産業發展制高點。過去10年國際石墨烯科學及技術的發展方興未艾,在石墨烯複合材料、石墨烯芯片材料、石墨烯超導材料等方面不斷有新突破。
我國高度重視石墨烯産業創新發展,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石墨烯材料制備及示範應用,在航空航天、新能源、大健康等領域上的應用效果逐步顯現。國內多個省市先後布局石墨烯産業,已初步形成“一核兩帶多點”的總體空間格局。“一核”是指北京創新核,主要包括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BIGT)以及國家納米中心、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化学所、清华、北理工、北化工等高校、研发机构和产业孵化平台。“两带”是指东部沿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産品应用带及三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矿产资源带。“多点”是指四川、重庆、湖南、陕西、安徽等地区依托其资源、产业基础发展石墨烯产业。目前,國內石墨烯创新与国外基本处于并跑阶段,有条件支撑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撑新興産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北京市石墨烯技術與産業能力
北京市石墨烯技術研究起步最早,是我國石墨烯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也是全球石墨烯科技優勢資源的聚集地。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石墨烯産業骨幹企業、機構數量30余家,産業規模約20億元。其中,石墨烯核心技術攻關平台2家,專精特新企業5家,總體處于中試到産業化過渡階段。
近年来,北京以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为契机,推动成立了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突破了高品质通用石墨烯薄膜、单晶石墨烯晶圆、烯合金等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蒙烯玻璃纤维、石墨烯铝合金线缆、石墨烯发热膜、石墨烯润滑油等已完成首批次示范应用并取得产业突破,正在形成一批领先産品及优势企业。其中,石墨烯热管理技术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北京也在不断加强与河北石家庄、廊坊和天津宝坻、东丽等地区的技术和产业合作,推动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协同发展。
目前受石墨烯材料批量化制备成熟度不高、产业化应用路径长等因素制约,我国石墨烯产业还存在制备成本高、应用验证不充分、标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集聚创新要素,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着力提升石墨烯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的战略价值和商业价值,推进石墨烯高性能産品的首批次商业化应用,加快培育和壮大石墨烯产业。
三、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充分發揮北京石墨烯創新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問題導向、需求牽引,著力完善石墨烯創新生態環境,通過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在原始創新、産業集聚、京津冀協同和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實現通用石墨烯材料、新型石墨烯材料高質量穩定生産,推動材料標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打造石墨烯産業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産業鏈、供應鏈,加快石墨烯規模化應用進程,推進石墨烯成爲北京競爭優勢突出的未來産業。
——堅持創新驅動,前瞻布局
瞄准世界先進水平,加快前沿技術布局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不斷優化創新生態和商業模式;著力突破基礎材料、核心工藝和高端裝備技術,實現石墨烯全産業鏈自主可控。
——堅持需求牽引,協同發展
圍繞國家重大工程和北京高精尖産業發展需求,促進石墨烯産業鏈縱向延伸,推進“産學研用”合作;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北京主創新,京津冀主平台,全國大網絡的理念貫通石墨烯産業發展全過程。
——堅持市場主導,政策引導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政策體系,提升企業服務,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推進石墨烯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堅持綠色低碳,國際合作
統籌産業發展和安全,發展石墨烯材料清潔生産技術,推動石墨烯制備、應用全産業鏈綠色低碳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支持石墨烯領域建設國際組織舉辦品牌論壇,提升北京石墨烯産業國際影響力。
到2026年,北京石墨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面向航空航天、新能源、人工智能领域突破5~10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出不少于10类典型産品,形成30项以上高质量专利,引进和培育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石墨烯及相关産品形成50亿级产业规模。
到2028年,基本形成石墨烯共性技术突破和先导产业培育良性互动的产业体系,累计形成50项以上高质量专利,产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能级明显提升。引进和培育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超过2家,建成2个特色产业聚集区,石墨烯及相关産品形成100亿级产业规模。
(四)創新布局
按照“次序部署、滾動實施”布局石墨烯技術研發和産業化路線圖。面向下一代半導體、新一代信息通訊、生物醫藥等産業,儲備單晶石墨烯晶圓、石墨烯生物芯片等一批前沿技術;面向氫能、人工智能感知、大規模集成電路等領域,布局石墨烯智能傳感器、石墨烯催化劑、石墨烯CMP耗材等一批關鍵技術;面向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風力發電、高端裝備等方向,突破蒙烯材料、烯合金爲代表的石墨烯複合材料、石墨烯柔性發熱材料、石墨烯改性潤滑材料等量産技術。同步開展石墨烯粉體和薄膜裝備研發和制造,爲高品質石墨烯材料制備做好支撐。
(五)産業布局
基于京津冀石墨烯产业现有基础及区域特色,强化海淀、房山、怀柔分工协作。海淀聚焦石墨烯概念验证、産品设计、中试验证、特种应用等创新引领,房山区聚焦石墨烯粉体制备和应用产业集群培育,怀柔聚焦石墨烯薄膜制备、应用及装备仪器制造,构建北京石墨烯产业发展的“金三角”;联合河北和天津共同打造“京津冀碳谷”,北京加强石墨烯创新引领,科技赋能京津冀碳材料产业,河北依托产业园区建设,落地石墨烯粉体、石墨烯增强碳纤维等先进碳材料生产及应用产业集群,天津重点布局石墨烯复合材料和装备制造,三地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重點任務
(一)關鍵技術創新工程
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需求,充分发挥石墨烯基础和前沿材料特性,提升石墨烯核心産品关键技术创新能力。
1.通用石墨烯材料
瞄准未來石墨烯産業的材料源頭和核心制備技術制高點,開發米級通用石墨烯薄膜、4~8英寸單晶石墨烯晶圓的宏量制備技術,實現A3尺寸高品質石墨烯薄膜和6英寸單晶石墨烯晶圓量産。
2.新型石墨烯材料
加快超級蒙烯材料設計與制造技術研究,探索石墨烯材料的新生長載體、複合方式以及組裝方法,發展蒙烯金屬及蒙烯非金屬材料的制備方法,開發針對粉體、纖維、塊體等不同形態蒙烯材料的規模化工藝與裝備;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發高強高韌、高強高剪切等系列烯碳/芳綸III複合纖維及電性能可調的濕法蒙烯芳綸纖維。
3.石墨烯先進應用技術
面向氢能、人工智能、储能电池、科学仪器等产业需求,突破石墨烯金属界面控制技术、自组装石墨烯三维形貌控制技术、石墨烯纳米结构制造技术、高品质石墨烯制备及复合转移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高效率低成本催化剂、超高导热石墨烯金属均温板、低成本、高灵敏柔性石墨烯薄膜传感器、石墨烯复合微造型集流体、高性能石墨烯分离膜等应用産品。
4.石墨烯裝備及檢測儀器制造技術
針對高品質、通用石墨烯薄膜規模化制備的需要,突破大寬幅卷對卷連續制備裝備、6~8英寸單晶石墨烯晶圓制備裝備、石墨烯薄膜自動化剝離轉移裝備、石墨烯薄膜自動化檢測裝備等關鍵裝備制造技術。
(二)全場景示範應用工程
1.航空航天及特種應用
推进蒙烯材料、烯碳纤维材料、烯合金材料等材料在飞机、航天飞行器、装备防护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展石墨烯玻璃纤维産品、烯碳芳纶纤维、石墨烯均温板3项産品的应用场景验证,推动相关産品在航空航天及特种应用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2.新能源汽車與軌道交通
支持石墨烯柔性发热材料、石墨烯树脂复合材料、石墨烯润滑材料面向新能源汽车、地铁、高铁的应用技术研究,深化石墨烯柔性发热器件産品的应用场景验证,推动相关産品在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3.電子信息與人工智能
鼓励石墨烯高灵敏传感器、石墨烯生物芯片、烯合金材料面向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展石墨烯CMP耗材、石墨烯柔性传感器、石墨烯生物芯片3项産品的应用场景验证,推动相关産品在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4.新能源與節能環保
支持高效能石墨烯催化剂、烯合金材料、石墨烯润滑材料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展石墨烯集流体、石墨烯氢催化剂和石墨烯润滑油3项産品应用场景验证,推动相关産品在氢能、锂(钠)离子电池、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5.高端裝備與科學儀器
支持石墨烯功能膜材料面向高端装备和科学仪器开展应用研究和産品开发,开展透射电镜用石墨烯电镜支撑膜、石墨烯生物分离膜、石墨烯水氧阻隔膜等石墨烯膜産品应用场景验证,推动相关産品在科学仪器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三)産業集群打造工程
1.石墨烯産業中試及特種應用基地
支持海淀区打造石墨烯前沿技术和一般共性技术研发高地,依托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载体牵头组建国家级创新平台,依托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中试能力突出的机构打造国家级中试验证平台。面向特种应用需求,打造石墨烯两用技术和産品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围绕人工智能+的应用需求,打造石墨烯智能感知创新示范基地。
2.石墨烯粉體制備及應用産業集群
支持房山区依托产业化能力较强的市级平台建设石墨烯种子企业孵化器,提升中小企业服务及产业链招商引资水平。推进石墨烯润滑油、均温板、柔性发热组件、集流体以及宽温域电池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石墨烯CMP耗材、柔性传感器、生物芯片及氢催化剂等産品中试验证及产业化。
3.石墨烯薄膜制備和裝備儀器制造基地
支持懷柔區依托懷柔科學城建設布局石墨烯高端儀器裝備研發和制造,打造石墨烯國際合作社區。推進通用石墨烯材料制備項目、蒙烯材料批量制備項目、石墨烯電鏡載網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建設。
4.在京津冀協同打造京津冀碳谷
依托北京創新資源集聚優勢,支持河北布局石墨烯粉體、碳纖維複合材料、導線等重點項目,支持天津布局石墨烯潤滑材料、陶瓷材料、防彈裝甲材料等重點項目,三地協同共建“京津冀碳谷”,打造優勢互補、區域多贏的京津冀産業協同新名片。
(四)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工程
1.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石墨烯創新平台
支持市級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創新載體牽頭組建石墨烯領域的國家級創新平台,整合在京石墨烯領域創新資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石墨烯新型研發機構。
2.建設國家級行業中試平台和檢驗檢測中心
支持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等中試能力突出的機構圍繞石墨烯下遊應用場景,建設集成中試研發、中試制造、中試驗證爲一體的國家級中試平台,推動石墨烯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在京建設國家級石墨烯行業檢驗檢測中心,提供石墨烯材料的檢測和認定服務。
3.支持行業組織發展提升國際影響力
鼓勵中關村石墨烯聯盟、北京先進材料産業促進會等行業組織推動國內及京津冀地區石墨烯領域産學研用合作。支持成立先進碳材料領域國際産業聯盟,推進國際石墨烯科技創新、示範應用和國際標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4.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石墨烯國際交流平台
支持在京有能力的石墨烯科技及産業化創新實體打造國際頂尖的高端學術和産業論壇品牌,強化石墨烯大會等活動形式在促進屬地經濟發展、京津冀協同等方面的作用,共同引領國內石墨烯産業高質量發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依托全市未来产业工作推进机制,加强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工作对接,强化资源对接、空间用地、监管政策等支持保障;用好行业协会和各类專家资源,统筹推动技术推广、示范应用、招商引资、产业落地以及标准规范等相关工作;发挥北京高校和院所创新优势,构建有效产学研用机制,避免高水平重复研发。
(二)加大財政支持
支持北京比较优势突出的创新资源联合建设产业中试平台,围绕石墨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产业链筑基和上下游协同攻关,通过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石墨烯领域产业化项目落地;通过新材料首批次示范应用保险和奖励政策支持石墨烯重点新産品的示范应用,加快创新産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
(三)重視人才引進
支持創新實力突出的機構建設産教融合平台,加快高校原創性成果向産業端轉化,引導高校培養石墨烯産業高技能人才;鼓勵石墨烯産業集聚區加大對産業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在教育、就業、住房、醫療等方面強化服務保障。
(四)加大金融扶持
積極引導政府未來産業基金參與項目落地,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石墨烯技術創新與産業化落地;培育支持石墨烯等未來材料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支持各級融資擔保機構爲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推荐産品更多>>
最新求購更多>>
投稿报料及媒體合作
E-mail: luning@ibuychem.com